今天是:
 霞浦特教更换新网址:www.xptjw.net     
www.xptjw.net
. .
 
宁德市残联理事长许丽斌一行深
王斌县长到县特教学校与全体教
杨培钦书记到县特教学校调研、
市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贾科亲
霞浦县特教学校隆重举行新校落
霞浦特教学校举办“我成长,我
市教育局赵榕生局长到县特教学
县特教学生在省残疾人田径赛喜
我校获邀参加古田聋校成立80周
县特教赴福州聋校学习交流德育
  您的位置:首页 >> 德育安全 >> 班级之窗
 

班级工作“三字诀”
 
  【来源:  发表日期:2013年12月16日  共浏览1028 次     【字体:  】 

在农村的二十个春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,使我体会到:要当好一名班主任,做好班级工作,就必须在“爱”、“扶”、“引”三字上下功夫。而今天,作为一位特殊教育教师的我,对此的感触更深了:

“爱”——为铺路石。

爱”——是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。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,首先要做到爱学生。爱学生是我们教师,更是一个班主任的天职。一切最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,都蕴藏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中。没有爱,就没有教育。心理学家认为“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,教育是心灵的艺术”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,那么教育的过程就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,而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。

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在妈妈的怀里打滚,我们学校这些特殊的孩子就更依赖自己的母亲了,为什么呢?因为妈妈疼他们,爱他们,毫不吝惜地把“爱”的乳汁献给他们,所以孩子们也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妈妈。我常想,一个特教校的班主任要带好这些孩子,首先要当个好妈妈,要象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。譬如,儿童天性爱玩,我就和孩子们一起玩;有的孩子上厕所,不会穿裤子,我就帮他们穿;有时边帮孩子整理衣服、佩戴红领巾、剪指甲、扣纽扣,边跟他们讲解怎样整洁、爱干净、讲卫生的道理……虽然有的话他们可能听不懂,但是对他们的关心与呵护,孩子是会感受得到的。我觉得:在特殊学生的人生成长旅途中,“爱”是他们的铺路石。用心去了解,用爱去温暖,用情去感化这些特殊的孩子,是对我们每一位特教班主任的基本要求。

“扶”——为登山柺。

特教校的孩子们就如一株株娇嫩、脆弱的花枝,需要我们精心地培育,才能一点一滴地成长起来。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我们班主任从课内到课外,从学习到生活,从思想态度到行为习惯,热心、全面地关心,细心地帮扶,精心的照顾。他们是一群体弱多病、身心不健全的弱势群体,我们才是他们一路前行的登山柺!帮扶他们学会学习,学会生活,学会做人,是我们教师的职责。

本班孩子的自制力差,学习习惯很不好,我刚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就处处碰壁——如,林杰用发脾气来抵制我的教学;孙浩文用手推开我的帮助;王椿用自言自语来干扰我的讲授;叶怡回避我的目光对视……虽然困难重重,但我仍然充满信心。当他们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时,我辅助帮扶他们;当他们逃避学习时,我辅助帮扶他们;当他们情绪不稳定时,我还是辅助帮扶他们……直到他们慢慢学会听从指令,学会形成配合,学会知识,学会自理,学会自立。

“引”——为导向标。

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、领导者和教育者,更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。本班9名学生,病情程度不同,表现也不同,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?我想,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,重要的是要学校根据这些孩子的不同特点制定其个性化的训练方案,并要我们教师随时发现,随时反馈,随时调整,以便能不断找到适合“这一个”的方法。虽然学校的训练很重要,但是没有家庭教育的补充与巩固,我们的教学还是显得那么的苍白、乏力,所以,引领家长成为“家庭教师”——协助我们的教学,进行泛化、巩固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多么地重要。

我就利用课间时间,一边向家长了解孩子们在家的学习情况,一边与她们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、训练我们的孩子。在与家长的交流中,我发现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,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,她们一味的“包容” ,不予以纠正。而这样的结果,孩子们的问题行为自然就越来越多了。我想,如果任凭这样发展下去,就只能是害惨孩子,累惨家长。为了不让这种错误继续下去,我与家长分享了自己在学习行为疗法后的一些心得体会,引导她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处理这些问题行为。让她们明白:家庭也是儿童个性形成和社会行为获得的重要场所;家庭成员之间的个性、价值观念、行为习惯、育儿方式等养育态度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;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、认知发展、语言发展、情绪和个性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本班的孩子们虽病情重,不聪明,也不好学,但他们却有着一颗纯朴的心。我想,只要我们“爱”为铺路石“扶”为登山柺,“引”为导向标,用科学的方法去“爱”、“扶”、“引”,我相信:这些特殊的孩子会茁壮成长起来的!能学会自己走路的!

县特教校   汤婧


【编辑录入:admin

上一篇:“蜗牛”集体的成长
下一篇:
 
版权所有:福建省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
福建省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小组制作[后台登陆] 闽ICP备12019285号